月下独酌四首(其二)

天若不爱酒,酒星不在天。

地若不爱酒,地应无酒泉。

天地既爱酒,爱酒不愧天。

已闻清比圣,复道浊如贤。

贤圣既已饮,何必求神仙。

三杯通大道,一斗合自然。

但得酒中趣,勿为醒者传。

形式: 古风 押[先]韵

翻译

如果上天不喜欢酒,就不会有酒星在天空。
假如大地不喜欢酒,就不会有酒泉这样的地方。
既然天地都喜欢酒,嗜酒并不违背天意。
听说清酒如同圣洁,浊酒也似贤良。
贤人圣人都已饮酒,何须追求长生不老的神仙。
三杯美酒足以通达人生大道,一斗佳酿契合自然法则。
只要能领略酒中的乐趣,无需向清醒的人述说。

注释

天:天空。
若:如果。
爱:喜欢。
酒:酒。
星:星星。
在:存在。
地:大地。
应:应该。
无:没有。
酒泉: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,因泉水出酒而得名。
既:既然。
愧:违背。
已:已经。
圣:圣人。
复:又。
道:法则。
浊:浑浊。
饮:饮酒。
何必:何必。
神仙:长生不老的仙人。
大道:人生的大道理。
合:符合。
自然:自然规律。
但:只。
趣:情趣。
勿:不要。
醒者:清醒的人。

鉴赏

诗人以酒为乐,借此抒发胸臆。在这首《月下独酌四首·其二》中,李白以其特有的豪放笔调,表达了对饮酒的热爱与哲学思考。

"天若不爱酒,酒星不在天。地若不爱酒,地应无酒泉。" 这两句诗通过设问,提出一个假设:如果天地都不爱酒,那么自然界中就不会有与酒相关的事物存在。这既是对自然法则的一种颂扬,也隐含了诗人个人对于饮酒行为的辩护。

"天地既爱酒,爱酒不愧天。已闻清比圣,复道浊如贤。"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上面的假设,如果天地都喜欢酒,那么人的喜好也不应该受到谴责。这里的“清比圣”和“浊如贤”分别指代不同品级的酒,以及饮酒后人的高洁或平实状态,显示出诗人对酒的深刻理解。

"贤圣既已饮,何必求神仙。三杯通大道,一斗合自然。"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达到精神境界的看法。在李白眼中,即使是贤者和圣人,也不必追求成为神仙,只需通过饮酒来体悟生命的大道与自然的和谐。

"但得酒中趣,勿为醒者传。" 最后一句强调了诗人的生活哲学:只要在喝酒中找到乐趣,就无需再向那些清醒人传达什么。这句话也反映出李白对个体感受的尊重和珍视。

总体而言,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的饮酒豪情,更透露出他对于生命、自然与个人自由的深刻见解。

李白(唐)

成就

不详

经历

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

  • 字:太白
  • 号:青莲居士
  • 生卒年:701年-762年

相关古诗词

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

杨花落尽子规啼,闻道龙标过五溪。

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风直到夜郎西。

形式: 七言绝句 押[[齐]]韵

梦游天姥吟留别

海客谈瀛洲,烟涛微茫信难求。

越人语天姥,云霓明灭或可睹。

天姥连天向天横,势拔五岳掩赤城。

天台四万八千丈,对此欲倒东南倾。

我欲因之梦吴越,一夜飞度镜湖月。

湖月照我影,送我至剡溪。

谢公宿处今尚在,渌水荡漾清猿啼。

脚著谢公屐,身登青云梯。

半壁见海日,空中闻天鸡。

千岩万转路不定,迷花倚石忽已暝。

熊咆龙吟殷岩泉,慄深林兮惊层巅。

云青青兮欲雨,水澹澹兮生烟。

列缺霹雳,丘峦崩摧。洞天石扇,訇然中开。

青冥浩荡不见底,日月照耀金银台。

霓为衣兮风为马,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。

虎鼓瑟兮鸾回车,仙之人兮列如麻。

忽魂悸以魄动,恍惊起而长嗟。

惟觉时之枕席,失向来之烟霞。

世间行乐亦如此,古来万事东流水。

别君去时何时还,且放白鹿青崖间,须行即骑访名山。

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?使我不得开心颜。

形式: 古风

古风(其十)

齐有倜傥生,鲁连特高妙。

明月出海底,一朝开光曜。

却秦振英声,后世仰末照。

意轻千金赠,顾向平原笑。

吾亦澹荡人,拂衣可同调。

形式: 古风 押[[啸]]韵

忆秦娥

箫声咽,秦娥梦断秦楼月。

秦楼月,年年柳色,灞陵伤别。

乐游原上清秋节,咸阳古道音尘绝。

音尘绝,西风残照,汉家陵阙。

形式: 忆秦娥